管理者必备的沟通技巧:让你的下属服服帖帖

英国首相丘吉尔说,一个人能够面对多少人说话,他的成就就有多大。公众演讲与表达是每一位领导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是企业的另一张名片。管理者靠什么影响别人?对外有人说产品,但它

英国首相丘吉尔说,一个人能够面对多少人说话,他的成就就有多大。公众演讲与表达是每一位领导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是企业的另一张名片。

管理者靠什么影响别人?对外有人说产品,但它不是管理者自身的影响力,而是公司的影响力;对内是工资、奖金吗?这也不是公司的影响力,是制度的结果。管理者的影响力更多要靠思想、知识和智慧,而这些内容的媒介就是演讲与表达,即通过口才传达思想和智慧。

在企业管理当中有很多场景都会用到表达语言类的内容,俗话说得好“不善教导就不能领导”,那么身为管理者,该如何通过演讲与表达,彰显自己的领导力,管理好员工呢?


一、选择合适的场合与时间

在实际管理场景中,我们开展对话的环境不一定是私密的(例如办公室、会议室),也可以在走廊、咖啡厅进行,但是要注意的是,公共空间不适合谈论敏感话题:

有位经理人,在他的团队中有一位成员经常迟到,对此他感到非常恼火。

一天早上,已经9:15了,这位经理在大厅看到了这名爱迟到的职员,他刚刚才来。这位经理冷嘲热讽地说:“又迟到了,菲尔?”

在公共场合,彼此都无法充分讨论问题,而且这种随口而出的话只会加剧本来就很紧张的气氛。

最好的处理办法是闭门谈论。

同样的,时间也很重要,在分享分享自己的想法时不能太早,但也不能让人等太久:

2016年1月,那时在雅虎公司内已经有一些关于裁员的谣言,CEO玛丽莎·梅耶尔却在公司全体会议中幽默地说“本周不会裁员”。

一个月后,公司宣布裁员1500人。显然她选择了错误的时机和大家谈论敏感话题(再幽默也没用),回想当时她的讲话,正是大大挫伤了公司员工的士气。

另一方面,让员工等待太长时间才告知公司计划会导致谣言横行,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困惑。帕特里克·兰西奥尼在其《优势》一书中写道:

“世界上有不少组织,虽然员工可以获得更多的时事通讯、可以进入交互式网站以及参加他们不想参加的太多的会议,但员工身在其中却感觉处于黑暗之中,对组织的任何变化都毫不知情。”

让员工知情非常重要,不管是公司决定、新的指令,还是团队新成员的加入。


二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

当你想要发起一次公众演讲和沟通时,先确保自己有话可说,并且所讲的值得大家关注,如果感觉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可分享,最好先别说,听听别人怎么说。

亚伯拉罕·林肯是近代最著名的演讲家之一,全世界都知道他精雕细琢、令人难忘的葛底斯堡演讲。

林肯的即兴讲话也非常具有表现力,不过他只在感觉内容有价值的情况下才会讲。

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前夜,人们列队街头,要林肯说几句话,他回答说:“同胞们,我出现在你们的面前,只为了感谢你们的赞美……我没有什么要讲的话,作为总统,重要的是不说任何愚蠢的话。”

管理者不应该浪费别人的时间,他们讲话清晰明确、充满热情并切中要害。

任何时候,如果有人提出及时的想法、提供有说服力的案例或感染他人采取行动,那么这个人的话就是“有价值”的。

三、整理好思路再说

杰出的即兴演讲者不会在讲话中用“嗯”“啊”,他们的演讲从一开始就思路清晰。

2015年11月4日,年轻的贾斯廷·特鲁多就任加拿大总理,在就职仪式上,他表现出了很强的思路整理能力,当媒体问及“为什么拥有一个性别平衡的内阁会如此重要”时,他以果断的口吻回应:“因为这是2015年。”

这样的回答将他与年轻一代联系在了一起,并凸显了他对性别平等的承诺。他的这句回应被疯狂传播,并为他赢得了作为领导者反应快速、头脑敏锐的美誉。

面对这种情形,很多人都有一种倾向,会一股脑儿地把所思所想都倾泻出来。

更糟糕的是,有些想法不如不说,诸如对他人的批评或是对当下正在讨论的话题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,都属于需要严加控制的有害言论。

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,提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,真正难的是回答问题,这在演讲中是常常出现的互动环节,我们该如何进行调整呢?

第一,确认问题。比如有人问你,“请问,在你看来,什么是管理?”。这时你最好重复问题,“这位朋友,请问你是问我管理的概念吗?”这样可以给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,判断他究竟是在质疑你还是在挑衅你。

第二,分解问题。如针对上面的问题,你可以进行分解,“这位朋友,我想再问一下,你是问我营销管理的概念呢?还是服务管理的概念呢?”让对方进一步回答,自己也进一步判断对方的用意,掌握主动权。

第三,回避问题。如果你心里有底,就给出答案。但如果你不知道,就要学会回避了,“这位朋友,你问我管理的概念。可在我看来,管理有很多概念,我愿意做进一步研究后和你分享,你看好吗?”这样就可以把问题化解,一定要尽可能少在演讲现场展开争论。

第四,转移问题。把问题转移给提问题的人,“这位朋友,你对管理的理解是什么样的?”如果对方故意向你发难,你还可以转移到第三方,询问现场其他观众,帮你解围。这时,你可以给解围者一些物质奖赏,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帮你解围。

但如果没人理你,就需要把转移和回避的技巧相结合,“你的问题有好几个答案,我不知道哪一个更符合你的心意,我愿意演讲后和你面对面交流,你看行吗?”演讲不是单向的,它更多的需要在互动中进行掌控。

四、举手投足之间,体现职业风范

企业家更多时候像个“牧师”,通过思维和语言改变他人的行为,这个主要靠说服来改变,还要靠实际内容展开时的“无声语言”,这贯穿于整个对话场景,在举手投足之间,作为管理者的你必须注意演讲中的六个雷区:

1、噪音干扰。演讲者抗干扰能力差,手机铃响忘词,底下交头接耳会紧张等。演讲者改变不了环境,这就需要提前到达现场,有意识地进行训练。

2、口头语干扰,即在演讲者的口头语表达,听众接受信息打折,消化不了。

3、眼神不当。演讲者在与观众的眼神互动中,恰当运用直视、虚视、环视、仰视、俯视等眼神,可增强演讲效果。

4、态势不当,即手势不当。这需要从用臂不用肘、用掌不用指、态势黄金框、态势少重样、言语夹中间几方面注意。

5、言不对题,就是跑题。一是指入题慢,啰嗦;二是对题目的分析不够,属于思维层面。

6、假话、套话、空话,即防备他人,往往靠背诵实现,说不出自己真实的话语。

公众演讲与有效沟通对标的是口才,而口才并不是狭隘的指嘴好,“口才”中的“口”其实是指窗口、出口。具体来说,就是指一个人思维和智慧的窗口。所以,口才是一门窗口学,也是一门管理者必备的技能,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。
 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